作者:刘培功(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一系列实招硬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搭台子、解束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创造潜力、创业动力被极大激发。他们坚持“四个面向”,奋力投身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立时代新功的生动实践,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露头冒尖,奋战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啃“硬骨头”,破“卡脖子”难题,攻克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展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
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显著提升。激励鼓舞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还需要摸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加快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为此,我们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心系“国之大者”,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将个人追求与科研报国相结合,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坚定创新自信、锐意创新创造,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百姓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当前,应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着眼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发挥作用,聚焦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让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向下扎根、向阳生长。优良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当前,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健全服务人才成长的基础制度,加快营造更加包容、更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以科学健全的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体系,托举包括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内的科研人员持之以恒深化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底层原理,为未来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创新策源。
聚焦急难愁盼,当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当前,应进一步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所需所急,提出科学合理且可行性强的倾斜政策,推出更多符合青年科技工作者特点的专项政策,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降压。例如,支持引导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创业咨询、政策解读、产业链对接、上市辅导等一站式全周期服务。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积极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养老育幼等高质量服务,切实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探索设立家庭教育、家政服务、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平台和热线,以“菜单式”的优质服务为他们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展示风采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做好服务,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当好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让更多产品从书架飞向货架。立足科研实践,通过“干中学”“学中用”,打造产学研用紧密协同的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断点和产业化堵点。当前,要继续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参加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到企业、专业合作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开展需求对接、联合攻关、科技咨询、科普培训等,通过地方汇资源、企业提需求、协会搭平台、人才送服务的方式,完成科技成果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此外,推动科普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助力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锐、颜维琦、龙军、禹爱华、赵嘉伟、赵秋丽、冯帆、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庹炼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9日 07版)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西安11月29日电 (杨英琦)“去年我们公司投资新工厂后,资金周转较为紧张,多亏了30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如‘及时雨’般解了燃眉之急。这两年政策红利越来越多、税收服务越来越到位,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彬侠说。
“税路通·陕耀丝路”陕西省外资企业税收服务圆桌会近日在西安举办,陕西省税务局与三星环新、施耐德、康明斯、住化电子等十家在陕重点外资企业代表面对面听意见、解难题,助力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加计抵减等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对企业高度关注的数电发票上线推广、涉税风险防控等问题及时安排对接责任部门、对申报指引等综合问题现场留存企业联系方式……针对企业提出的涉税困难和诉求,陕西省税务局和西安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联合会诊”,并致力于“一站式解决”。
“和政府部门坐在一起交流,我感到很高兴,这种圆桌会的形式很好。尤其是陕西‘双语+税务管家团队’上门为企业精准匹配税收政策,住化三年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5627余万元,享受增值税特殊区域水电气退税政策464余万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税费优惠政策的直通、直达、直办。”住化电子材料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辰杓说。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翟书发介绍,税务部门将主动加强与商务、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的横向联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陕速办2.0”服务举措,推出“套餐式”办理、“无纸化”退税、“专家团”辅导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同时抓好执法风险防控和涉税违法打击,打造更加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
外资企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经济先导地区,陕西省一直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高水平引进各类外资。此次圆桌会不仅促进税企互动,也体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翟书发表示,陕西税务日后将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常态化税企沟通交流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税收服务,确保针对外资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让更多外资企业看好陕西、深耕陕西。(完) 【编辑:刘阳禾】